近日
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
周賢教授、康敏副教授的籌備安排下
由張海龍博士、朱清亮醫生合作
共同完成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首例DSA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
67歲患者白先生因吞咽梗噎感就診于消化內科,后確診為食管癌;曾有多年肝硬化病史。入院時患者無法經口飲食,營養狀態極差。
因存在誘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風險,治療方案摒棄了食管支架置入術,而選擇經皮胃造瘺術。但由于胃鏡無法通過嚴重狹窄的食管,因此內鏡下經皮胃造瘺術方案也被迫放棄。
介入團隊在綜合患者病史、一般情況以及微創治療的適應證后,決定實施“DSA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最終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該手術為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首次開展
選擇在DSA引導下開展
操作難度較大

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手術順利完成。當注射的造影劑沿著胃導管通過造瘺口順利進入胃腔,標志著手術的圓滿成功,手術團隊重新為患者建立起正常飲食攝入通道。術后,白先生恢復情況良好,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十分滿意。


經皮胃造瘺術臨床適應證包括 :
①對于咽部功能紊亂的患者建立腸內營養途徑,進行長期腸內營養支持,主要在腦卒中、神經系統疾病、頭頸部、縱隔和食管腫瘤導致食道梗阻的患者中應用。
②應用于外科手術和外傷引起的食管瘺、糖尿病性胃輕癱等。
與鼻胃管置入、傳統開放手術造瘺相比,內鏡下/DSA下經皮胃造瘺術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護理方便等優點,患者可以行家庭腸內營養支持,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是建立長期腸內營養的理想途徑。
此次手術的成功,展現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團隊在面對疑難疾病診治時迎難而上的精神。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將減緩更多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此類患者的生活質量。
文/圖:屈羅威 李秋霞 康敏(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